保险知识

保险理财骗局 保监会通报:这些保险骗局都是骗人的

|

【www.dagaqi.com--保险知识】

保监会通报:这些保险骗局都是骗人的
保险理财骗局 第一篇

  针对保险营销误导、欺诈现象,保监会日前向社会通报了5起保险骗局典型案例,并发出了具体的消费警示。

  价格降、收益涨,保险消费旺起来

  借着市场化改革春风,保险消费的三把火眼下越烧越旺。

  2015年,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1.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为近年来新高。2016年人身险市场的“高温”有望持续:通过“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费率市场化改革“三步走”,人身险已实现了保险公司自主定价。业内预期,市场竞争将促使保险公司开发出更多个性化产品,与此同时费率将普遍下调15%左右。

  2016年初,“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险”试点落地,这是国家用减税的方式,为居民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和健康护理保险等提供补贴。国际经验表明,减税政策能推助健康险实现“井喷”。目前已有三家公司的新产品面市,团险客户投保踊跃。

  2015年,保险资金平均投资收益率为7.56%,凸显机构投资者专业理财优势。综合考虑收益率、刚性兑付特性、账户流动性以及保障属性,2016年存款和银行理财迁移至保险的趋势将有增无减。

  保监会日前宣布,2015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9.2,比中性值50高出38.4%,显示保险消费者信心较强;保险消费意愿为66.8,大部分产险消费者表示仍会续保。业内人士指出,我国保险业的市场化成熟度已迈上新台阶,加上借力“互联网+”,各类保险产品和服务也正在以更为细腻、活跃的方式嵌入经济社会、百姓生活的各种场景,保险市场的热或会持续10年以上。

  说假话、两边蒙,营销误导花样多

  蛋糕肥美,必遭蛀虫蠹虫觊觎。近年来,保险营销误导、欺诈屡禁不止。保监会在2015年组织开展了旨在打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亮剑行动”,并于日前向全社会通报5起保险骗局典型案例。

  案例一:误导欺诈保监会检查发现,太平洋寿险上海、武汉、西安三个电销中心的部分保单存在误导欺诈问题,包括夸大产品保障范围、模糊行业相关规定、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名义销售保险、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等。

  案例二:虚假宣传大地财险的某些销售人员在电话营销时,除了对产品本身进行虚假宣传,还恶意诋毁同业公司。

  案例三:滥用说辞中国平安西安电销中心的某些销售人员,推销时压根就不提保险,简单地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等说辞。

  案例四:预期收益不准确面对面的营销猫腻也不少。阳光人寿安徽淮南中心支公司召开产品说明会时,在幻灯片中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进行对比,仅使用中、高两档演示预期收益,且不注明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该公司共组织产品说明会21场,累计签单客户687人。

  案例五:自购电话卡冒充消费者回访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监会规定人身险产品须设置最短20天的犹豫期。其间,投保者可以退保且不蒙受损失。然而检查中发现,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银保客户经理董某竟然自己购买电话卡号,将其作为消费者联系方式填写在投保单上,冒充消费者本人接受公司电话回访,再以公司名义对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对影响投保的重要事项避而不谈。

  目前,上述保险骗局案例所涉机构和责任人已按规定受到惩处。保监会要求保险机构引以为戒。

  提高警惕、心中有数,绕开陷阱不上当

  传统寿险营销误导积弊要除,新近出现的保险消费权益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近一段时间来,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接连发出消费警示,提醒保险消费者擦亮双眼。

  如何应对“存款变保单”“理财产品变保险”?

  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要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欲购买产品的性质,区分清楚该产品到底是银行存款还是保险;要合理评估自身需求,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或者保障需求;要注意保单封面的风险提示语和保险金额、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部分。消费者如在银行误购买一年期以上的保险产品,可以在“犹豫期”内主动申请退保。

  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假保单,如何防止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合同、单证、印章等手段进行诈骗?

  要仔细核对保费收款账户,若发现收款账户与签发保单的保险机构不一致,尤其是收款账户名称为销售人员或其他个人时,坚决别划转保费。不要将大额现金保费直接交给销售人员,委托其代交。投保后,要通过拨打保险公司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电话、登录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或前往保险公司所属营业场所柜面,查询保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千万不要盲目相信销售人员承诺的高收益率和高额回扣,认真阅读并理解合同中保险责任、除外责任、收益及领取方式等重要内容,防止诱导诈骗。

  “××互助”“××联盟”等,是保险吗?

  “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且其经营主体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现有“互助计划”经营主体没有纳入保险监管范畴,部分经营主体的业务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且个人信息保密机制不完善,容易引发会员纠纷,蕴含一定潜在风险。部分机构、网站或个人将虚设的“互助计划”包装成相互保险在互联网、微博、微信平台销售,采用低门槛、先收费、无服务的形式,可能诱发诈骗行为,由于传播速度较快,收费金额较小,容易给广大保险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相关新闻:

  原标题:5家保险企业上“黑榜” 看看他们怎么骗人的(图)

  3月29日,保监会网站通报了5起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其中,多家保险公司均出现在电话销售中使用与事实不符的表述向投保人促销、欺骗投保人等违法违规行为,保监会从各电销中心的现场检查中获取证据,并对涉案的保险机构和高管人员处以严厉的处罚。

  通报中指出,保监会经核查发现太保寿险上海、武汉、西安三个电销中心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销售人员通过夸大保险责任、对保险产品情况进行虚假宣传、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等。

  大地财险的销售人员在部分电销保单中对销售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对同业公司进行不实宣传、将本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不实对比以及诋毁同业公司等。此外,平安人寿的电销人员在推销人身保险产品时,在通话过程中没有提到保险,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的说法等。

  另外,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存在通过夸大收益、保障范围、承诺随时可取本金等手段诱使消费者投保等行为。在产品说明会、销售人员晨会上使用的PPT,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进行对比,仅使用中、高两档演示预期收益,且未注明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而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个别银保客户经理利用虚假电话回访欺骗消费者。

  保险专家黄先生表示,消费者在接到保险销售电话时,要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谨慎购买,切勿因贪小便宜而误买保险,而购买保险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五家险企涉案情况

  案例1 太保寿险

  案情:保监会于2015年10月27日至11月13日对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保寿险)开展了电话渠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专项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上海、武汉、西安3个电销中心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存在夸大保险责任、对保险产品情况进行虚假宣传、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等。

  处罚:保监会对太保寿险总公司及涉案机构、高管人员罚款共计76万元。其中,鉴于太保寿险总公司对3家电话销售中心欺骗投保人的问题负有直接责任,对太保寿险总公司罚款12万元,对太保寿险总经理助理予以警告并罚款4万元。

  案例2 大地财险

  案情:保监会于2015年11月2日至20日对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地财险)开展了电销渠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现场检查,发现大地财险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存在销售人员对销售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对同业公司进行不实宣传、将本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作不实对比以及诋毁同业公司等。大地财险在电销渠道使用的话术样版,存在大量与上述销售环节不实宣传相类似的表述。

  处罚:保监会对大地财险及其高管人员罚款共计43万元。其中,对大地财险总公司罚款25万元,对大地财险电商事业部原总经理、现主持工作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分别罚款8万元、5万元,对大地财险分管电子商务事业部的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案例3 平安人寿

  案情:2015年5月14日,江苏保监局12378投诉维权热线接到消费者投诉,称2015年5月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西安电话销售中心的销售人员向其推销人身保险产品,在通话过程中没有提到保险,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的说法等。经调查,该公司电销渠道存在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重要情况、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其他利益等问题。从检查获取的证据看,同类违规行为在该电销中心普遍存在。

  处罚:江苏保监局对平安人寿西安电销中心罚款40万元,对该中心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案例4 阳光人寿

  案情:2015年6月,安徽保监局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对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通过夸大收益、保障范围、承诺随时可取本金等手段诱使消费者投保等行为。

  处罚:安徽保监局对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罚款20万元,对该公司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

  案例5 泰康人寿

  案情:2015年8月,黑龙江保监局在对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个别银保客户经理利用虚假电话回访欺骗消费者。经调查,银保客户经理董某通过个人购买电话卡号,将其作为消费者联系方式填写在投保单上,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如消费者身份证号码等),冒充消费者本人接受公司电话回访。

  处罚:黑龙江保监局对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罚款6万元,对该公司银保业务部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1万元。

  (信息时报)

  

银保产品怎么样?可靠吗?收益率高买银行保险理财产品要注意
保险理财骗局 第二篇

   ■记者 蔡平 

  “最近理财产品收益降了很多,4%以上的产品不多了。”长期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谢女士最近有点“烦恼”。记者从银率网了解到,4月以来,银行理财量价齐跌,平均收益破4%,正式进入“3时代”。 

  而“3时代”来临,让普通投资者感叹无处投资。不过,有一种产品,收益率超过了银行理财,老百姓却“爱恨交加”,不敢轻易出手,那就是银行保险理财产品。 

  所谓的银保理财产品指的就是银行代销的保险理财产品,本质上就是一种保险,放在银行里卖,就称作银保理财了。不过投资者要注意的是,银保理财和银行理财为两个不同品种的理财产品,在风险、收益及流动性方面具有较大差异。

  银保产品走红 

  数据显示,4月份银行共发行5342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7.71%;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6%,环比下降0.08个百分点。银行理财收益正式进入“3时代”。 

  业内分析,随着收益中枢下移,高收益理财产品将逐渐淡出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者寻求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变少。正因为此,近期银保产品受到青睐。 

  例如,某国有银行的一款银保产品:1万元起售,2年期收益4.5%,3年期5.1%。单从收益来讲,就秒杀市面上很多理财产品。在另一家股份制银行,有一款2年期最低收益率4.2%的银保产品,“这个收益是固定的,只要持有到期就能享有”。 

  前述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客户经理分析,降息之前,银行理财收益很多都在5%以上,期限短,银保不好卖。现在理财收益下滑,同期国债收益率也只有3.9%,银保的收益比较突出,最近来询问的人也多了。 

  银保产品怎么样?银保产品可靠吗?

  银行保险产品的特点、优势

  首先,所谓的银行保险指的是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等渠道销售各类保险产品。但投连险的风险比较大,主要适合一些风险偏好中等靠上的客户。万能保险则是在一定保底收益的基础上享受专家理财的收益,理财账户的灵活性足以满足低风险偏好客户的长期理财需求。而分红保险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使保户在获得保障的同时保证本金的安全,并享受保险公司的专业投资收益,是抵御资本市场动荡的主力险种,适合风险偏好低的客户。作为新兴寿险产品,银行保险产品弥补了保险产品在收益方面的局限性,也有效地补充了银行存款对于客户理财选择的单一性,满足了不同风险承受能力客户的全面需求。

  银行保险虽然具有很多的优势,但也不可盲目购买。由于保险自身的特点,在投保后的起初一两年,扣除保险费用后,其保单的现金价值一般都低于客户的投保金额。因此,客户如在投保后的一两年内退保,可能会遭受本金损失。

  其次,客户在购买银行保险前应多方咨询,多了解银行保险产品,特别是对于一些风险较高的产品如投连险,不能轻易听信业务员的夸大介绍,应在充分了解保险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后再作决定。而如若购买分红保险,则应购买长期险,这样以复利形式取得的红利更为可观。

 因此,各人在购买银行保险时应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风险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购买适合自己的银行保险。

  银保产品高收益从何而来 

  长沙一名国有银行人士介绍,相比银行理财,银保产品的投资渠道更为多元化、投资期限也更长,因此可以参与周期较长的优质项目,或凭借母公司的保险资源持有优质资产,都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指出,同等前提下,投资期限越长,不可控因素就越多,相应的风险越大,投资者就会在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要求有更高的风险补偿。因此,银保产品收益率略高于银行理财产品是合理的。 

  银行保险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区别

  1、 保险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险产品其主要基本功能是保障功能,如购买保险产品的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身故或残疾,保险公司还要承担保险责任。

  2、经营主体不同。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经营的业务,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

  3、作用不同。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作用是追求资金安全和一定收益,与保险产品相比,二者在预防风险、存取方式和所有权等方面存在区别。在预防风险方面,保险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都可以为将来的风险做准备,但用银行储蓄来应付未来的风险,是一种自助行为,而保险则能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是一种互助行为。

  4、在存取方式上,银行储蓄存取自由,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息,本金无损失,而保险产品没有存取和利息概念,能否获得保险金是不确定的,保险金只有在保障期满或保险事故发生时才能拿到,如提前退保将承担一定的损失。无论是保险产品或银行理财产品,都受到大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都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保险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比较。

  提醒 

  买银保注意这3点 

  目前市面上的银保产品收益普遍在3.5%~7%,主要分为两大类,万能险和分红型寿险。 

  闫自杰介绍,万能险都有保底收益,但高于保底的部分是不确定的,实际结算利率会根据投资情况来调整,其历史收益并不能代表未来的投资收益。 

  而分红险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保险期限内保单的现金价值较低,一旦提前退保就会造成本金损失(多数产品需持有超过保险期限的半数,才可勉强保本);二是分红不确定,高收益多来自于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并没有在保险合同中体现,因此易产生纠纷。 

  闫自杰提醒,投资者在购买银行代销产品时,一要提高警惕,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产品;二要根据家庭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产品;三要仔细研读保险合同条款,尤其注意保单封面的风险提示语、保险金额、现金价值、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部分。

  

理财公司可靠吗?合法吗?投资公司貌似收益高实则风险巨大
保险理财骗局 第三篇

    除了电话营销,居民信箱里也塞满了各种理财产品的广告传单。不少投,部分投(融)资理财信息咨询公司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超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直接或间接违规开展金融业务,诱发非法集资风险:有的向社会公众提供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有的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委托理财业务;有的虚假宣传,冒用金融机构名义发行理财产品、基金或股票;有的承诺向投资者支付固定回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用于发放贷款;还有部分不法分子披着投(融)资理财信息咨询类公司的合法外衣,编造虚假的融资项目,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进行集资诈骗犯罪活动。

  理财公司陷阱多 重点瞄准老年人

  警方提醒:高息多是诈骗陷阱

  2分利投资客多是老年人

  10月18日,一家名为“福建某某农业”的公司在市区某酒店内举行开业庆典,邀请了近300名老人,许以高额回报,鼓励他们进行投资。然而,这场令受邀者热血沸腾的收益梦,很快被崇川城东派出所处警民警泼了一头冷水。民警现场解散了这场活动,并登记了相关负责人的基本情况。

  据接处警民警了解,这家投资公司位于市区某大厦,自称总公司在福建从事新型农业生产,因经营需要在南通筹集发展资金,借以回馈投资者高额回报,投资六个月到一年可以每月给1.8%的收益(年化利率21.6%),一次性投资五万元即可在获赠10克金片,一次性投资十万元可获赠新马泰七日游……

  此类手法并不鲜见。理财公司邀请老年人参加酒会、免费外出旅游、农家乐等活动,在活动中推销投资产品。他们更喜欢老年客户是因为老年人手中有闲钱,基本不问产品风险,容易被高额利息吸引。

  高息20%以上多是诈骗

  “我65岁的人了,没想到老本被人骗了。”市民韩先生去年底先后3次在小石桥附近的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投入80.7万元,今年10月以后公司负责人王某不见踪影,他不但没有拿到之前承诺的高利息,连本金也搭了进去。

  这些理财公司可靠吗?理财公司合法吗?这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非法集资的案例中,除了以传统的种植、养殖、项目开发等名义骗取受害人“投资”、入股、加盟外,更利用互联网电子商铺、电子百货等虚拟产品,以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或者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名词迷惑群众,谎称这些是新的投资理财工具或金融衍生物,使得投资人深信不疑。

  虽然手法花样翻新,但无一例外都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警方提醒,一般而言,投资回报率在10%以下比较合理,标榜收益高达20%-30%甚至更多,同时许以金条、旅游等附加品的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资了。

  警方提醒:看紧自己的钱袋子

  这些理财公司可靠吗?理财公司合法吗?面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是集资诈骗行为,南通警方一方面加大宣传,同时也加大打击力度。以市公安局崇川分局为例,今年就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立案10起。

  警方提醒,夸大事实、虚假宣传、承诺给予高额回报,这些都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基本手段。在正常投资过程中,既要考察企业是否合法注册,也要分析其承诺的高额回报是否合理,更要注意其吸收资金的行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的法律规定,希望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要增强风险意识,谨慎选择投资渠道。

  本报通讯员陆扬陶杨本报记者何家玉

上一页  [1] [2] 

  

小孩理财保险可靠吗
保险理财骗局 第四篇

小孩理财保险可靠吗

理财保险就是替宝宝强制储蓄,短期利益来看并不可观,但长期来看的话是非常好的,等宝宝长大后,就可以向保险公司拿钱了,而且保险是稳定性、安全性、收益性集一体的,钱存银行就是存多少取多少并附上很少的利息,但保险是长期受益的。

小孩理财保险可靠吗

1、大多数儿童保险的投保年龄都以0岁作为开始,但在保险行业章程中,这个0岁不是儿童的自然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满28天。

2、少儿期易发的风险应先投保,而离少儿较远的风险就后投保。没必要一次性买全了,因为保险也是一种消费,它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发生变化。

3、可以集中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在他长大成人之后,可选择自己合适的险种为自己投保,但是保障期可相对较长。

4、在购买主险时,应同时购买豁免保费附加险。这样一来,万一父母因某些原因无力继续缴纳保费时,对孩子的保障也继续有效。

5、如果孩子已经上学,学校会统一为他们购买学平险,而一些福利好的单位也会为员工子女报销一部分医药费。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投保商业保先前,一定要先弄清楚,孩子已经有了哪些保障,还有哪些缺口是需要由商业保险来弥补的。

6、对于很多资金不是特别宽裕的家庭来说,尤其是大人自己的养老金尚没有储备足够的情况下,考虑孩子的养老问题确实无甚必要。因此,为孩子买保险时,保险期限应以到其大学毕业的年龄为宜,之后就应当由他自食其力了。

小孩投资理财保险种类

返还型少儿重疾险

尽管少儿罹患重疾的概率不大,但是一旦发病将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财务负担。带有投资收益功能的重疾险不仅可以提供少儿的重疾保障,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投保是十分划算的。在为少儿挑选此类重疾险时,在返还金额以及红利给付方面,建议家长在投保前仔细阅读产品条款,以后后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红利给付方面,以带有累积生息功能的产品为佳,因为巨大的复利效应会为家庭资产增值加分。

少儿教育金保险

为了提供给少儿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少儿年幼之时为其投保一份合适的教育金保险显得尤为迫切。因为教育金保险年纪越小投保保费越低。在缴费年限以及教育金领取时间方面,建议家长在投保前进行全面综合规划,以保证小孩将来在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都能够领取

到足够的教育金。另外,在为少儿挑选分红型教育金保险时,最好选择附加保费豁免功能的产品。这样一旦父母发生意外,无法继续缴纳保费,少儿仍能享受同样的保障。

少儿分红险

投保一份合适的投资理财分红型保险可以为少儿将来创业、成家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有效抵御通胀,实现现金增值。投保时,家长需明确缴费方式和将来红利领取方式。如果不急于将红利取出,可选择保额分红产品,增加保险金额;如对现金有需求,则可选择现金分红产品,灵活性更高。另外,建议家长在投保此类保险之前结合家庭经济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规划,一旦投保就要尽量避免中途退保情况的发生,因为中途退保会带来资金上损失。

如何用保险理财
保险理财骗局 第五篇

如何用保险理财

理财保险作为广受欢迎的保险产品,得到许多人的推崇。理财保险哪个好?理财保险的主要种类有:分红保险,是投保人在享有一定保险保障的基础上,分享保险公司部分经营成果的一种保险形式;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保险保障与投资储蓄相结合的保险形式;万能寿险,可对保险金额、所缴保费和缴费期进行调整,使保障和理财的比例在各个时期达到最佳状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如何用保险理财

一、分红保险特点: 1、 分红型人寿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与固定利率非分红产品相比,分红型产品仅增加了分红功能。

2、 在红利领取方式方面,保险公司可以为投保人提供多种选择,如现金、抵交保费、累积生息以及增加保额等。

3分红保险可以抵御通货膨胀。以分红产品为主险,同时加上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以及重疾。

二、万能险特点: 1、 由于万能险要收取初始费用,首年是保费的50%,因此账户价值大为缩水,即使每年给你5%的收益,前10年账户价值基本是负值,看中万能险理财功能的朋友不要忽视这一点;

2、 此外基本保额和重疾保额的保障成本逐年增长,60岁开始飞速增长,因此35岁以后买万能险不会有什么收益;如果你是长寿星,60岁后必须隔几年补交一次保费,才能维持保单有效;

3、 保险的强项在于保障,理财是软肋,理财险种基本赶不上5年期银行存款(至少25年内绝对如此)。

4、 万能险其实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新型保险产品,更是一种双功能的风险管理工具,其保障功能可以保证个人理财规划的顺利进行,同时保单附带的理财功能,虽然其收益率方面不及基金、股票等证券投资产品,但它在收益稳定性方面又是首屈一指的。

三、投连险的投资账户每年一般还会收取1-1.5%的账户管理费,综合成本的确不低。万能险费用多多,若是趸交型,则需要收取3-5%不等的初始费用,若是期交则第一年初始费用可能高达50%,剔除初始费用部分才可能进入个人账户进行投资,若持有年限较短,则退保时还有额外的退保费用,高的话亦可能达到10%。

四、投资分红险的初始费用、管理费,会让人感觉分红险更具费率上的优势。其实万能险和投连险相比较,虽然费率不低,但是好歹透明。而分红险费率究竟多高,有多少能够真保险理财骗局

正用于投资,因为保险公司不得披露,投资者反而不知。更何况,分红险一个最大的成本,则在于三差益的分配比例。

五、投保万能险,一般每月保险公司都会公布上月的结算利率,投保人上月个人资产因此增值多少一目了然;至于万能险,大多数保险公司更是每个交易日均公布当日账户净值,投保人个人账户最新资产情况也相应很容易计算――即使你不是万能险或者投连险的投保人,亦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轻易了解某公司的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是否具有优势。

购买保险时应避开的常见陷阱
保险理财骗局 第六篇

购买保险时应避开的常见陷阱

2014年 05月 22日 11:42

Brian Stauffer

是一个许多“婴儿潮一代”都在艰难应对的决定:我该不该买长期护理保险?

这一决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难。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称,美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70%的人需要长期护理——无论是在家中、辅助生活护理机构或是养老院中。

然而,与此同时长期护理保险的价格却在不断攀升。以一对55岁的夫妻为例,根据保险公司行业组织——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ong-Term Care

Insurance)的数据,他们一年大约要为每人保额为16.4万美元、年增长3%的保单缴纳3,275美元保费。保险理财骗局

当然,对有些人而言,长期护理保单毫无意义。“医疗救助计划”可帮助没什么钱的人。(“医疗保险计划”一般不偿付持续护理的费用。)同时,拥有200万美元或更多资产的人则可能有能力自费支付长期护理费用,尽管保险对确保他们能剩些钱留给后代这方面还是有意义的。

不过,对于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人来说,是否要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是一个复杂的决定,尤其是因为保单变得复杂难解,而且保险商提高保费和退出业务而使保险市场变化不定。社会与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的常驻研究员霍华德·格莱克曼

(Howard Gleckman)说:“该行业的变化非常迅猛,要跟上它的速度很难。”

下文介绍了消费者在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时通常会犯的六个错误,并提供了如何避开这些陷阱的建议。

1. 等到太晚才买保险

许多人到了60岁才开始考虑长期护理保险。但是,那时候或许已经为时过晚——要么是保费太高,要么就是因为健康原不符合参保条件。

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50多岁的时候是最佳投保时机。格莱克曼说,这个时候的保费最容易承担,保险金也最容易获取。

西雅图Milliman公司的主管、精算顾问唐·赫尔维格(Dawn Helwig)说,对于50多岁的投保人,他们每延迟一年投保,保险公司一般会将保费提高3%到 4%,原因只是他们又老了一岁。她还说,相比之下,60多岁的人每延迟一年,他们需要缴纳的保费就要高出6%或更多。

此外,观望者可能还会因为其他原因而要缴纳更高保费。Milliman公司称,过去10年间,依据保险功能的不同,艰难应对现有保单亏损问题的保险公司将新保单每年的保费平均提高了4% 至8%。

比如说,一名65岁的老人买了一份保额为11万美元、年增长5%的保险。赫尔维格称,假如他要在10年前55岁之时获得同样的保额,他每年要交的保费约为1,032美元。但是,由于他等到65岁才投保,现在他每年的保费约为2,770美元。假设他活到85岁,他总共需缴纳约55,400美元保费——比他在55岁之时投保、活到85岁需缴纳的保费高出了24,400美元左右。

观望者也承担着他们的健康状况可能会恶化的风险。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协会的数据显示,承保条件变得更严格的保险商会拒绝25%左右60至69岁的投保人。赫尔维格说,保险商还会向健康状况较差的投保人多收取高达40%的保费。

2. 只看保费高低买保险

图表:美国人买险防老

最便宜与最贵的保险之间的差价会很高。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协会的数据显示,若购买保额为16.4万美元、年增长3%的保险,一对60岁的夫妇预计每年要缴纳3,025美元至6,500美元保费。

马里兰州哥伦比亚财富管理公司Pinnacle Advisory Group的理财研究总监迈克尔·基塞斯(Michael Kitces)说,保费价格固然重要,可靠度亦同样重要。基塞斯说,消费者应从规模较大且稳定、在他们需要保险金时依然在经营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他建议大家只从偿付能力评级为A或更高的业务多元化的大型保险公司买保险。

他还建议有意向的投保人与专门从事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保险中介合作。(包括西北互助人寿保险(Northwestern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与纽约人寿保险(New York Life Insurance Co.)在内的一些保险商只受理本公司保险中介的业务,所以消费者可能需要多咨询几名中介。)消费者还应向其所在州的保险部门核查中介的执照状态和合规记录。

3. 忽视共享权益

只有不到半数的夫妻购买了可让他们共享保险金的附加险。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协会的执行董事杰西·斯洛姆(Jesse Slome)说,此举是一个“可使配偶一方的保险金翻番”的实惠方法。

保险理财骗局

比如说一对夫妇有两份保险,每份的保险期都为三年。如果这两份保单是挂钩的,一旦丈夫一方需要保四年,他就能使用自己的保险外加一年妻子的保险。当然,其缺点就是这通常会使妻子一方只剩下两年保险期。

保险中介克劳德·托(Claude Thau)称,尽管一份保五年的保险合同附加一条共享护理条款通常会使保费提高10%至15%,但相比为夫妇双方另外再购买五年保险要便宜得多。托帮助理财顾问处理客户的长期护理规划问题,同时也给保险商担任顾问。保险理财骗局

斯洛姆指出,有些夫妇还忽视了他们若一同购买保险可获得高达30%折扣的事实。

4. 低估通胀

抵御通胀是关键问题。格莱克曼称,归根结底,假如你在55岁左右买了保险,直到85岁左右才需要赔付,“30年的通胀会侵蚀掉你的权益”。

购买抗通胀的保险会使保费增加50%或更高。大概是出于这个原因,94%的人选择购买将长期护理保险与人寿保险或年金保险组合在一起的混合保险,有近三分之一的传统保险投保人放弃抗通胀险或选择微薄的保险。

在过去, 5%的复合式抗通胀险是许多投保人的默认选择。现如今,由于家庭护理费用的通胀率为1%,养老院为4%至 4.5%,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开始推出费用更低廉的新选择,包括保险金增幅与消费者价格指数保持同步或年增幅达1%、2%、3%或4%的险种。

许多保险中介建议,大多数投保人要坚持选择复合增长抗通胀的保险。要知道为什么,可想一想一份保额为10万美元、复合增长率为5%的保险。到了10年后,10万美元的保额将增至162,889美元, 20年后增至265,330美元, 30年后则将达到432,194美元。托指出,如果只选择单一的抗通胀险,10万美元的初始保额每年都始终只增加5,000美元,到10年后是15万美元,20年后是20万美元,30年后也只有25万美元。

多少是抗通胀的理想复合增长率?想想以下这两份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 和5%的保险之间的比较。要想算清这笔账,托建议可采用以下的方法:以你想要的保额为例,比如是五年36万美元,然后计算5%复合增长率保单的价格。他说,对于一对55岁的夫妇,他得出的结果是他们每年要交7,238美元保费。

接下来,采用这个数字,然后假设要购买一份保险金每年以3%的复率增长的保险。通过这样一份保险,一对55岁的夫妇若愿意每年支付7,238美元保费,他们在五年中可获得保险理财骗局

619,560美元保险金,比复合增长率为5%的保险36万美元的初始保险金高出了约72%。

然而,复合增长率为5%的保险的增速还是会高于复合增长为3%的保险。托说,到这对夫妇84岁的时候,前者的保额会更高,因此如果该夫妇认为他们有可能在84岁后领取他们大部分的补偿金,那么购买复率为5%的保险会过得更好。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自己会在84岁前申领大部分的保险金,复率为3%的保险则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另一类越来越受欢迎的抗通胀险是所谓的保证购买选择权,又名将来购买选择权。它允许被保险人通过长期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抗通胀险。

邦妮·伯恩斯(Bonnie Burns)是加州萨克拉门托非盈利的教育及维权组织California Health Advocates的培训及保单专员,她对这种方法提出了警告。她说,尽管此类保单最初的保费比一开始就选定抗通胀功能的保单低得多,但投保人在年纪增大时再购买抗通胀险,保费会变得贵得多。

5. 未阅读附属细则

一些拥有长期护理保险的家庭遇到了索赔遭拒的情况,这会妨碍他们或使他们延迟获得保险金,不过有办法可以避免未来出现问题。华盛顿州斯波坎市(Spokane)一家长期护理保险规划公司的老板戴维·沃尔夫(David Wolf)指出,关键在于:在购买保险之前,先熟悉合同的定义与条款,以便了解你何时能以及怎样提取保险金。

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Asheville)的独立保险中介贝蒂·多尔(Betty Doll)指出,绝大多数长期护理保险合同在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下支付保险金:投保人丧失了从事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两项的能力,比如更衣或沐浴,或者出现了需要“重点看护”的认知能力损害。这些情况都写在所有有税收优惠的保单中,这些保单的保险收益不用缴纳所得税,而且保费有可能作为医疗开支从计税基数中扣减。对于有税收优惠的保单(实际上现在售出的都是此类保单),医疗专业人士,如医生、护士或社会工作者必须证明丧失生活能力的情况预计要持续至少90天时间。

尽管如此,你符合获得保险金的条件并不表示保险商马上就会给你支付保险金。

为了减少保费,投保人通常会选择在保险金生效前有一段长达90天的等待期或“免赔”期。(一些较新的保单针对家庭护理销售放弃免赔期的保险。)

此外,有些保单采用“自然日”算法来计算免赔期。比如说,它要求选择了90天免赔期的投保人得在90天后才能领取保险金。但是,也有一些保单采用“服务日”算法,保险商只计入投保人支付持证护理人员费用的天数。

沃尔夫说,在其他所有条件同等的情况下,他会选择自然日算法,不过大多数保险商都销售费用不高的附加险,它们或者可以将保单转变为自然日算法,或者给支付了一天护理账单的投保人偿付一整周的费用。因此,假如采用服务日算法的保单最适合客户的需求,他建议可购买这样一项附加险。

有些合同强制投保人雇用拥有特定执照的家庭护理机构。沃尔夫偏向于让受益人灵活选择“家庭护理”机构的保险,雇用更衣、沐浴和其他形式的个人护理帮助。他说,此类机构通常收费较低,而且数量比提供娴熟的医疗服务的“家庭健康护理”机构更充足。

沃尔夫还建议消费者选择可让投保人选择保险金按月计而非按日计的附加险。那样的话,比如投保人一天的保险金为150美元,他便可在某些天花费150美元以上,在其他一些日子则少花些。他说,由于家庭护理和在护理机构一样贵,为这二者购买同样的日保额这一点很重要。

6. 未对混合保险与传统险种进行比较

现如今,富裕的买家都蜂拥选择混合保险或组合保险,它们将长期护理保险与人寿保险或年金保险组合在一起。非盈利的保险与金融服务研究机构Limra的数据显示,虽然2012年的传统保险销量从2007年的30.3万单降至23.3万单,降幅为23%,混合保险的销量却从15,000单猛升至86,000单。

混合保险的一个吸引点是:消费者可预先缴纳所有保费,因此有效地将保费金额固定下来。

保险理财观念
保险理财骗局 第七篇

保险理财的优势
保险理财骗局 第八篇

面对保险陷阱 如何见招拆招
保险理财骗局 第九篇

面对保险陷阱 如何见招拆招!

保险一直是金融消费者遭遇“陷阱”的多发领域。实际收益与此前承诺不符,忽略免责条款无奈遭拒赔,隐瞒病史导致索赔无门„„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陷阱,那么如何辨识陷阱做到有效的见招拆招呢?

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应该补上一堂“保险课”。在以往的保险投诉案例中,有不少是源于消费者的保险知识匮乏及对保险合同和条款不了解。借“3.15”消费者权益日之际,教你辨识常见的保险陷阱,掌握“技巧”合理维权。

陷阱一:夸大投资收益率

案例分析:近两年来,投资型保险产品开始走俏,殊不知,其中陷阱重重。去年,在银行工作人员反复游说后,原本去办理转存的刘女士,买了一份与股市紧密挂钩的投连险。“银行的人告诉我,这个产品每年能保证投资收益率。”然而,受累大盘调整,刘女士的这份投连险账户收益出现缩水,刘女士才发现实际收益与当初承诺并不相符。

见招拆招:其实,除万能险外,投连险、分红险两种新型保险理财产品都不保证收益率,实际收益水平并不是固定的。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保险产品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投保特别提示书,并且还要明白保险的主要功能仍在于保障而不是投资,要理性看待保险与储蓄的区别。

陷阱二:隐瞒免责条款

案例分析:很多保险纠纷都因免责条款而起。秦先生近日投诉保险公司,事由是代理人在向他推销保险时隐瞒免责条款,导致其索赔无门。保险公司辩解称,产品条款中已对免责条款加以明示,秦先生既然已在保险合同上签字,就表示他已经仔细阅读过条款全文,责任并不在保险公司。

见招拆招:无论上述纠纷过错是谁,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一定要仔细查阅保险条款内容,尤其是明确自己所投保险的保险责任以及除外责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同时,保险公司也应承担起主动解释免责条款内容的责任。

陷阱三:代理人骗保

案例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曾出现个别无良保险代理人骗保的现象。因为图省事,肖小姐每月都会把保费交给代理人,再由代理人转交给保险公司。岂料代理人私吞保费后销声匿迹。

见招拆招:消费者在与保险代理人打交道时,除了要看其是否持有展业证书,还要索取盖有保险公司印章的正规保费收据。另外,上海等地已开通辨别真假营销员的手机短信平台,消费者可通过网络、电话和手机短信,就可查询该营销员的保险从业信用信息,“工作证是真是假、有无误导客户历史”等将一目了然。

陷阱四:隐瞒以往病史

案例分析:事实上,有不少保险陷阱是投保人“自挖”且完全可以避免的。苏女士在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前,没有将自己以往病史告知代理人,没有意识到这与自己买保险有关系,代理人也并没有仔细询问苏女士。结果,等到她开刀住院要求理赔时,保险公司却告知拒赔。 见招拆招:在购买保险时,消费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如实告知的重要性和不如实告知的严重性。投保人如果不如实告知病史,那么既得不到保险保障,甚至连保费都有可能拿不回来。而作为代理人,应该在购买保险前仔细询问保户的病史,并提醒其履行告知义务。但往往因为利益驱动,很多代理人对投保人是否如实告知听之任之,甚至还进行不当的干扰。消费者此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排除干扰。

本文来源:https://www.dagaqi.com/baoxianzhishi/15913.html

《保险理财骗局 保监会通报:这些保险骗局都是骗人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